目录

浅析多重实现论对心脑同一论的反驳

一、 心脑同一论的发展

早期人们对心智问题的研究,基本是内省的感悟,这个感悟构建的心理学独立于物理世界之外,其哲学背景是一种心身二元论。而二元论的种种观点在各种批判下开始逐渐衰落,到了 20 世纪,行为主义开始流行,不讲主观感觉只重客观行为,观察人的外在表现和倾向,不在乎所谓的心理解释。但正如乔姆斯基(Chomsky)所言,“研究心理学时只研究行为,就如同研究物理学时之研究仪表盘上的数据一样可笑”[10]。在 20 世纪下半叶,行为主义逐渐被物理主义所取代,人们的将探讨重点放在了“同一性理论”(Identity Theory)上。

同一性理论者主张心理状态就是物理状态, 即大脑的神经生理状态,但具体而言,又分为“类型同一论”(Type Identity Theory)和“个例同一论”(Token Identity Theory)。类型同一论强调心灵状态和物理状态的严格同一,即心灵就是大脑的神经状态。最常用说明这个主义的例子,疼痛这种心理状态是由于 C-神经纤维的激活而造成的。那么,按照类型同一论的主张,既然已知的疼痛与神经纤维的激活相同,那么任何一种未知的生物如果它说感到疼痛,那么其必须具有 C-神经纤维且处于激活状态才行(事实上,摆脱哲学的思考,在当今神经科学的领域,这样的例子是有点可笑的,因为疼痛的产生是由一些列复杂的神经冲动传播现象,中途即使缺少一环,疼痛也无法感知。而 C-纤维只不过是作为疼痛的感受器在整个疼痛产生环节的最末端。)。而个例同一论的观点相对来说要弱很多:他们认为心理的类型并不等同于物理的类型,因为我们找不到在心理一物理两类之间桥接的一般规律[1, 6]。仍然以疼痛来举例,你的每次疼痛不能简单地归类到 C-神经纤维上,而是每次疼痛都会归类到某一个具体的特定的物理事件,比如某一类神经元的状态(笔者认为,个例同一论已经有后续功能主义的雏形,所谓个例的物理事件与特定的功能状态已有相似之处,只不过同一论仍未跳脱于人体的范畴。)。

而我们今天探讨的“心脑同一论”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强“类型同一论”,其最早于 20 世纪 50 年代由斯玛特(J.C.Smart)、普雷斯(U.T.Place)和费格尔(H.Feigl)提出。他们声称[4]:

(1) 心理状态都是特定的大脑神经状态;

(2) 心理属性都可以还原为大脑神经系统的属性;

(3) 通过对大脑的特性和状态的详细描述就可以解释意识现象。

不少知名学者如塞尔(Searle)和海尔(Heil)都认为,心脑同一论之所以在行为主义之后成为了主流,是因为他从某种意义上继承了笛卡尔的二元论,相比行为主义承认了心身的存在;同时又解决了笛卡尔二元论中心身如何相互作用的难题——心理事件不过是神经事件(对于心脑同一论的详细论证,可以参考金在权的《Philosophy of mind》,大体分为简单性论证、解释性论证和因果论证。)。但这一理论随着人们对大脑理解的深入遭到了一些质疑,心理学家和脑神经科学家越来越认识到,尽管大脑或神经系统的活动与心灵的活动是紧密相关的,但大脑活动和心理活动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彼时的科学研究并不能找到合适的匹配规则,这便违反了“莱布尼茨定律 ”——如果两事物是同一的,那他们应当在所有具有的性质上都相同,相应的,两事物只有在只有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的情况下,我们才能认为两事物是同一的。[11]。金在权认为,针对心脑同一论的反驳也可以归纳为认识论证、模态论证和多重实现论证,本文着重探讨的是笔者本人比较赞同的多重实现论对其的反驳,这方面几部有关心灵哲学导论级别的书籍往往一笔带过,国内也鲜有探讨,笔者通过阅读普特南的原作对多重实现论具体反驳的论证进行总结和思考。

二、 多重可实现的论证

普特南(Putnam)于 1967 年提出心灵的“多重可实现(Multiple Realization)”性质[8],他指出心脑同一论从某种意义上犯了“沙文主义”——即衣服同一于棉质,那么衣服就不能用丝绸或者化学纤维做; 桌子同一于木料,那么桌子就不能用玻璃、钢铁来做一样。那么将心理状态等同人类的大脑活动状态, 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自大”的主张。我们没有理由否认人类以外的其它生物,乃至于外星生物也可能有心灵。这个观点有学者认为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其在《形而上学》中写道:“一个圆可以存在于铜或石或木,凡由各种不同材料所表现的事物,其材料如铜,或木石,不是圆的怎是之部分,因为圆的怎是,可以脱离某一材料而在另一材料上表现。”[2]。

在这样的实例的存在下,普特南指出: 心灵的状态不是大脑的特定状态,而是一种功能作用。同一种功能可以被许多不同的物理状态实现 ,这也为后来“功能主义”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 。仍然以“类型同一论”最喜欢的“疼痛”来举例:心脑同一论者是这样看待疼痛的:疼痛等同于人大脑中神经纤维的激活。而多重实现论并没有做这样类型上的强等同的设想,譬如你可以感受到疼痛, 某一个外星人也可以感受到疼痛,那么这个外星人可能都是非碳基的,你怎么能要求他必须拥有 C-神经纤维?(笔者本打算使用动物可以感受疼痛来进行距离,但这样未免会涉及另一个问题:动物是否具有心灵,因此以外星人为例。)这种对多重可实现性的论证被称为 “可想像性论证”(The Conceivability Argument) 对于多重实现论来说,脑神经状态作为心理状态的实现者自有其地位,但重要的并非是脑神经状态的物理构成,而是脑神经状态所能实现的因果作用,同样的功能可以由不同的物理结构来实现,甚至可以由非物质的实体来实现。不过虽然疼痛这种类型的心理状态不是大脑神经生理状态,而只是某种抽象层次上的功能角色,但某个人在某个时刻所感觉到的某种特定的疼痛却可以是与这个人大脑的某种特定的神经生理状态完全一致的。事实上,虽然多重实现论反对心身类型同一论的观点,但却对个例同一论持肯定态度,这也进一步影响到了后续的功能主义的进展,功能主义被认为是一种“弱”的物理主义的继承。

“可想像性”对于多重实现性的论证多少有点思想实验的意思,并不能完全让人信服,于是普特南又进一步提出 “似然论证”(The Likelihood Argument) ——当时的解剖学已经证明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鸟类、两栖动物和软体动物具有不同的大脑结构。但心理学家的各种实验又证明,不同物种之间确实会出现相同的行为动作,比如饥饿、受惊等。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已经可以从很多物理学(Batterman(2000)、生物学(Clarke(2013) 等领域证明多重实现的正确性。笔者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去年被评为《神经现实》评为“2020 十大神经科学发展”之一的研究成果:鸟类的的大脑皮层具备代表感知的神经元,尽管其大脑结构与哺乳动物差别巨大,但其仍然拥有高级的认知能力,这不仅是对多重可实现性的支撑,同时也为研究鸟类是否具有心灵和意识等提供了振奋人心的结果。

普特南最后还在其 1975 年的著作中给出了功能同构(FunctionalIsomorphism)的概念[9],旨在说明多重可实现,到底共同实现了什么,这作为对之前有关多重可实现性概念的补充,被称为 “先验论证”(The a Priori Argument) 。他对“功能同构”的定义是“如果一个系统的功能状态与另外一个系统的功能状态时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则两个系统在功能上是同构的。”比如一个由集成电路组成的电脑和一个用晶体管组成的电脑如果他们所能实现的功能时一一对应的,那么他们就是功能同构的。而显然这两个电脑的组成完全不同,这也说明了多重可实现性的成立。

三、 小结

至此,普特南对于利用多重可实现性对于心脑同一论的反驳也就告一段落,这一反驳的意义重大, 金在权对其的评价是“第一,它迅速导致了类型物理主义特别是心脑同一论作为居于统治地位的心灵理论的衰退;第二,它导致了功能主义的产生,从此功能主义就在关于心的性质的问题上居于有高度影响力的地位;第三,它帮助使反还原论在关于心理特性和特殊科学所涉及的其他高层次特性的性质问题上成为了一种广为接受的观点。”[7]。后续也有福多(Fodor)和布洛克(Block)等学者对这一论断进行补充完善,最终形成了当代心灵哲学中主流的学说——功能主义,这一思想也对人类社会和科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 约翰·海尔, 高新民译. 当代心灵哲学导论[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 陈思良. 论亚里士多德灵魂观的功能主义之维[J]. 收藏, 2011, 2.

[3] BATTERMAN R W. Multiple realizability and universality[J]. The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2000, 51(1): 115-145.

[4] CHALMERS D J. Philosophy of mind: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J]., 2002.

[5] CLARKE E. The multiple realizability of biological individuals[J].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2013, 110(8): 413-435.

[6] HEIL J. Philosophy of mind: 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M]. [S.l.]: Routledge, 2019.

[7] KIM J. Philosophy of mind[M]. [S.l.]: Routledge, 2018.

[8] PUTNAM H. Psychological predicates[J]. Art, mind, and religion, 1967, 1: 37-48.

[9] PUTNAM H. Philosophy and our mental life[J]. The Philosophy of Mind (1992), 1975: 91-99.

[10] SEARLE J R. Mind: A brief introduction[M]. [S.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11] SMART J J. Sensations and brain processes[J].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1959, 68(2): 141-156.